《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施行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避免触及“红线”,以防纠纷。比如“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以及“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这些监管要求。这个时候“人员外包”即岗位外包成为了防控风险的一大渠道。
然而,“人员外包”与“劳务派遣”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许多企业容易分不清二者区别。《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27条对此进行了特别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名义上以采用承揽、外包等业务模式,但实际上却按照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话,其用工行为仍属于劳务派遣用工,仍受到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制。
人员外包与劳务派遣主要有以下几大区别:
1、劳务派遣模式下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至少为2年;但人员外包的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没有硬性规定;此时员工是第三方的员工,客户无需关注合同的期限长短;
2、劳务派遣模式下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注明员工被派遣的用工单位的名称;人员外包无需此项;
3、劳务派遣适用的岗位有“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性要求;但人员外包对员工就任的岗位没有任何要求,任何岗位均可适用;
4、劳务派遣的用工模式下,人力资源公司是用人单位,被派遣单位是用工单位;而人员外包模式下人力资源公司既是用人单位又是用工单位;
5、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下可以使用的被派遣员工数量,必须低于用工单位的整体人数的10%,但人员外包没有任何人数限制;
6、劳务派遣模式下,劳动者、人力资源公司和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除了受劳动法制约,还受劳务派遣法的管控;但人员外包模式下,只有外包公司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与劳务派遣法无关。
>>明确了上述区别,在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还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谨慎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
合适的外包服务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符合法律、法规的用工要求,更能助力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对于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有以下标准可参考:
1、 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对服务资质有特别要求的,应当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外包服务提供商;
2、 外包服务商应具有专业的外包服务团队,并在外包服务及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3、 具有“一站式服务”、对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快、在核心外包服务之外,会提供增值服务的机构更能够处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进而也能更关注服务的细节。
二、认真审查服务合同内容
企业在与外包服务商签订人员外包服务协议时,应当注意协议条款应当避免与劳务派遣协议的相关条款近似甚至混淆。从源头上杜绝后患。